
三原县,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,位于咸阳市北部,东与西安市临潼区、阎良区和渭南市富平县相连,南与西安市高陵区接壤,西邻泾阳县、淳化县,北靠铜川市新区、耀州区,区域面积576.9平方千米。[6] 截至2022年10月,三原县辖1个街道、9个镇。[2] 2021年,三原县户籍人口403711人。[14]
新石器时代中期(前6000~前5000年),三原县境北部就有先民从事畜牧、渔猎、农耕活动。汉惠帝四年(前191年),以其地置池阳县。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皇始二年(352年),设三原护军。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,罢护军置三原县,隶属于北地郡。[4] 2019年12月19日,三原县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。[20]
2021年,三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6.09亿元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505元
新石器时代中期(前6000~前5000年),此地北部的嵯峨、洪水、陵前、马额一隅有先民从事畜牧、渔猎、农耕活动。
周朝,为焦获一部分。
秦汉至西晋,与泾阳同为一域,隶属于北地郡。汉惠帝四年(前191年),以其地置池阳县。
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皇始二年(352年),设三原护军。
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,罢护军置三原县,隶属于北地郡。北魏孝昌三年(527年),诏析北地郡之三原县为建忠郡,隶属于北雍州。
隋开皇三年(583年),隶属于隶雍州,后隶属于京兆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复改池阳县;武德五年(622年),改华池县,分治三原县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,复为三原县。
五代的梁朝,三原县隶属于西安府。五代的唐、晋、汉、周时、三原县隶属于耀州。
宋、金、及元初,三原县仍隶属于耀州府。
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,县治迁徙至龙桥镇。
明初,三原县隶属于耀州。明弘治三年(1490年),隶属于西安府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1月1日至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5月13日,先隶属于关中道,后隶属于咸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(为省第十区)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5月14日,三原解放,设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专员公署,辖三原、泾阳、高陵、富平、耀县、铜川、淳化7县。
1950年5月,撤销三原分区,县隶属于咸阳地区。
1953年,县隶属于渭南地区。
1956年10月,改由省辖。
1958年12月,泾阳、三原、高陵、淳化四县合并,统称三原县。
1961年8月,撤销泾、三、高、淳大县建制,恢复三原县制,隶属于咸阳地区。
1984年,咸阳地区改市后,三原县隶属于咸阳市。
2021年,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5.4亿元,同比增长1.9%;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8.2亿元,同比增长7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.6亿元,同比增长7.7%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.45万元,同比增长7.8%;财政总收入完成29亿元,同比增长18.5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.1亿元,同比增长17.8%。